日期:2021/11/27 Click:1288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能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創新突破,是推動全球生產力再次變革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未來產業發展具有深層次、全方位、革命性影響。互聯網正從TOC向TOB市場轉移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正推動互聯網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
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席卷全球。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可以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創新突破,是推動全球生產力再次轉變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未來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全方位、革命性的影響。 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產業智能升級的關鍵,肩負著我國核心科技突破和制造業升級,實現制造強國的重要使命。 互聯網正從TO C 向TO B 市場轉移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正在從上半年進入下半年。在過去的十年里,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人口紅利和消費紅利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C 端商業模式創新迅速成長,這是一個消費互聯網狂歡的時代,也是互聯網的上半年。伴隨著人口紅利的見頂,中國正在進入下半場的風口爭奪戰。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孕育變革,產業互聯網誕生。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主戰場將從消費互聯網(To C()轉向工業互聯網(To B),從模式創新到技術創新。 工業互聯網連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產業效率,最終實現產業賦能,促進產業升級。工具離不開5G、云計算、AI大數據等被互聯網公司驗證或正在驗證的技術。2020年,疫情期間,B終端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內在需求受到刺激,大量垂直行業引入數字技術,以互聯網醫療、教育直播為代表的數字業態呈現爆炸式趨勢,為經濟復蘇帶來曙光。 工業互聯網所體現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有目共睹。同時,互聯網技術得到了磨礪和轉型,促進了技術與場景的結合和應用。 工業互聯網賦權制造強國 從目前國內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來看,工業互聯網是最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領域。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是工業智能的血液循環系統。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強國的基礎。如今,世界各國都把工業互聯網作為一項重要的賦能技術,并將其提升為國家戰略,從而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升級,參與全球競爭。 作為制造大國,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并不小。根據2020年《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的報告,雖然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已經超過110,屬于第三陣營,但從核心競爭力來看,第一陣營是美國,第二陣營是德國和日本,中國還沒有進入第二陣營,推動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任重道遠。 眾所周知,智能制造是制造強國的主要方向,而5G+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強大的5G+工業互聯網賦能。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實現制造業強國的重要力量。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還是更早的國家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規劃,都要求加強工業互聯網設施建設、技術驗證和示范推廣,‘中國制造+互聯網’取得實質性突破。就在近期舉行的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大會暨聯盟會員代表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十四五”時期,將繼續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 事實上,近年來,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從5項開始。G工業互聯網和供應鏈創新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與此同時,疫情爆發后,工業企業對智能烈的智能轉型需求,這將為支持我國建設制造強國奠定政策和市場基礎。 運營商蓄勢待發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到2023年,各行業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將初步建成,10個重點行業將建成30個5個G全連工廠,再次助力制造強國。國內運營商作為工業互聯網不可或缺的建設者和執行者,也紛紛入市追逐。 其中,5G+中國電信實行云改數轉戰略,堅持云網融合,為企業注智賦能,是工業互聯網的先鋒。早在2019年10月,中國電信就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目前,中國電信已經積累了數百個工業互聯網案例。 中國移動著眼于設備聯網、數據分析、行業機制標準化三大問題,提出了5個問題G以專網為核心切入點,打造1+1+1+N”的5G+工業互聯網能力體系整體結構,打造一系列行業標桿。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去年正式推出5G+工業互聯網行動計劃和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聯合創新計劃發布5G專網產品和兩大5G專線產品。 當然,三大運營商要真正深化工業互聯網,大規模應用這一領域,仍然存在跨境融合困難、需求差異大、數據信息安全挑戰大等問題。因此,仍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繼續加快5G網絡建設。5G網絡是工業互聯網數據傳輸的基礎,運營商不僅要加快5G基站建設和5G網絡覆蓋,研究5G網絡切片等技術為客戶提供低延遲、高帶寬、與公網數據隔離的專有網絡,保證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安全性。 二是培養相關人才,調整組織結構;工業互聯網需要工業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IT技術、管理水平、業務和應用能力相互融合。這就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目前,集多種跨境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缺口較大。 三是構建全流程產品體系,做好平臺后期維護工作。在實際的工業場景中,運營商不僅可以簡單地將網絡連接到終端設備,還需要做好后期的持續維護和支持服務,有利于他們不斷收集工業大數據,挖掘數據價值,加快整個生產過程的互聯互通,幫助傳統行業數字化升級轉型。 在政策、市場需求和資本投入的推動下,中國正走在制造強國的道路上。工業互聯網作為一個重要載體,正在加速釋放其力量,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改變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