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寥寥幾句詩,一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浮現腦海。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們越來越清晰認識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決不能以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為代價。面對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問題,早在12年前,習近平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在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通過實地調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將理論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在實踐中化為現實,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在福建治山治水、推動“綠色浙江”建設一直到擔任總書記期間,習近平一直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治國理政思想之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發展與環境的“舟水關系”
習近平同志長期以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著深刻的認識,在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他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地方工作的實踐,用行動和事實帶動干部群眾一起干,改變過去經濟發展的老路,使得綠色發展觀念深入人心。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1989年1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便提出,閩東經濟發展的潛力在于山,興旺在于林,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把振興林業擺上閩東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作為推動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抓手,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實現閩東經濟、社會、生態三種效益高度統一的發展觀。
2001年10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到長汀縣調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河田世紀生態園為他捐種的香樟樹培土澆水。(來源:《福建日報》)
在福建長汀,習近平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格外傾注心力,開啟了大規模治山治水的新篇章。從1996年5月起,他曾先后五次來到長汀。他輕車簡從,進村入戶,噓寒問暖,體恤民情,調查研究,深入了解長汀的發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習近平對長汀水土保持工作一直掛念在心。2000年5月29日,習近平得知長汀正在建設生態園,專程托人送去1000元,捐種一棵香樟樹。
習近平在安吉調研視頻影像資料(來源:浙江在線)
在浙江安吉余村,習近平首次明確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2005年的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了浙江余村進行調研,當聽到村里下決心關掉了石礦,停掉了水泥廠,習總書記給予了高度的肯定,稱他們這是高明之舉。他說,“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還是要迷戀過去那種發展模式。所以剛才你們講到下決心停掉一些礦山,這個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調研余村9天之后,習近平以筆名“哲欣”在《浙江日報》頭版“之江新語”欄目中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短評,文中指出,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文中,他還論述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證統一。”
環境如水,發展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闡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舟水關系”。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向世界傳達了中國綠色發展的理念。短短幾句話,擲地有聲。這三句話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既有側重又不可分割,構成了有機整體。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習近平的論述將“綠水青山”放在“金山銀山”前面,反映了兩者之間孰輕孰重的關系。在兩者的辯證關系上,習近平的認識永遠是“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這清楚地表達了生態環境優先的態度,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矛盾時,必須將“綠水青山”放在首位,不能走以“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的老路。這一闡述為經濟發展劃定了生態保護的紅線,亮出了中國綠色發展的決心。
在如何利用“綠水青山”帶動經濟發展,創造“金山銀山”的問題上,習近平多次闡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2016年9月,習近平在出席G20工商峰會時指出“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是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寫道,“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對此,他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同樣,中華文明也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都蘊含著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中華傳統文明的滋養,為當代中國開啟了尊重自然、面向未來的智慧之門。
喜愛哲學和文學的習近平擅長于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他的多次講話中,綠色、低碳、循環,成為中國“另辟蹊徑”、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并且是自主選擇。
在今天中國的政治語境中,論及“生態文明”,其實質是探求新的發展道路,再進一步說,是解決“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體現了發展階段論。發展是硬道理,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但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科學認識、把握和解決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問題。
2006年3月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擅長辯證法的習近平用簡單的語句,剖析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關系并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說:“在實踐中對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這‘兩座山’之間關系的認識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了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體現了生態系統論。生態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有機系統,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定時期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人類只有與資源和環境相協調,和睦相處,才能生存和發展。如同古人所云:“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2013年11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深刻揭示了這種“天人合一”的生態關系,他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山、水、林、田、湖作為生態要素,與人存在極為密切的共生關系,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有序的“生命共同體”,其中任何一個生態要素受到破壞,人類都難以生存和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體現了民生福祉論和綜合治理論。習近平多次強調,“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因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也是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變革,引領著中國發展邁向新境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對原有發展觀、價值觀和財富觀的全新洗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是對生產力理論的重大發展。
在傳統發展模式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對“兩難”的矛盾。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認為,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環境污染程度較輕,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環境污染由低趨高;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臨界點后,環境污染又由高趨低,環境質量逐漸得到改善。這種現象被稱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習近平敏銳意識到這個問題,曾鮮明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切實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推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
這個由習近平親自擔任起草組組長的十八大報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入全面。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球共識,但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政黨特別是執政黨的行動綱領,中國共產黨是第一個。
“中國的改革是問題倒逼而推動的。所以改革就是要從問題導向開始。”對于生態保護,同樣是問題導向。
發達國家一兩百年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已經集中顯現出來,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若再不改變,資源環境將難以支撐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就此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能源、鋼鐵、氧化鋁等消耗量最大的國家。2012年,煤炭消費總量近25億噸標準煤,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10大流域中劣V類水質比例占10.2%。如果繼續沿襲粗放發展模式,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那么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將難以想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為中國當下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式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論。
科學的理論一旦指導實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民生改善,一項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進:修訂實施史上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制定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出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1+6”系列重要文件,從各個方面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系統化、常態化的軌道。
中央深改組成立后,生態文明建設便成為這個高層次機構的重要議題。深改組還專門下設了經濟體制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小組,“高密度”出臺政策文件。環保督察這一制度設計就是出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這一機制的建立,讓我國的環境監管模式從以查企業為主轉變為“查督并舉,以督政為主”。以前,不少領導干部都抱有僥幸心理,壞了生態“拍屁股”就走人,現在深改組明確指出,如果留下生態爛賬,必須追責!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
在5月26日進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再次對領導干部提出要求,他表示,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要落實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情形。
在具體工作中,習近平尖銳批評一些干部在“發展”問題上產生了誤區,把“發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把經濟發展簡單化為GDP決定一切。他指出:GDP快速增長是政績,生態保護和建設也是政績;不能光追求速度,而應該追求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不能盲目發展,污染環境,給后人留下沉重負擔,而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追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各盡其責、形成合力。”習近平如是說。
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之路,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創新之路,是對原有發展觀、政績觀、價值觀和財富觀的全新洗禮,是對傳統發展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
對此,生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從發展最緊迫的地方入手,凸顯出對生態問題的重視,生動形象地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辯證關系,對發展觀作出了新詮釋,為生態建設指出了新方向。”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建設現代化國家,走歐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迫在眉睫。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不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
這一符合中國發展規律和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的理論,正在百姓心中生根發芽,也潛移默化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保護生態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各地正齊心協力,全力寫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
“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里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習近平的話擲地有聲。
習近平矚望綠水青山
(來源:搜狐視頻)
RC-5閥門電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
16mm中空纖維水泥外墻板
日吉華神島板 中鐵裝配裝飾板 品牌增強型裝飾性板 水泥纖維外墻掛板
日本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AT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板 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防火冰火板 木飾面木紋冰火板防火板潔凈板護墻板
木絲水泥板 纖維水泥板 高強度水泥板 進口板
綠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墻 商場裝修用板 提供質檢報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編織袋,亮白半透編織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紙袋,紙塑袋,PP復合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編織袋,珠光膜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裝口編織袋,方底閥口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