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20 Click:685
生活中應掌握哪些防雷技巧
盛夏到來,鶴城也隨之進入雷雨季節。眾所周知,雷擊不僅能損壞樹木、建筑物等,造成人員傷亡,甚至還會導致火災、爆炸的發生。生活中應掌握哪些防雷技巧?如何正確防御雷擊災害?帶著相關問題,記者昨日對市氣象局的專業人員進行了采訪。
據市氣象局行政執法科科長王明輝介紹,在雷雨天氣時,市民要盡可能留在室內,關好門窗。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不要或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應把太陽能熱水器電源拔掉,以免發生雷擊事故。如正處于室外,不應站立在山頂、樓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游泳或其他水上活動同樣不可取;不宜騎(乘)自行車、摩托車和敝蓬車輛等。
日常生活中,個別百姓在防雷觀念上還存在一些誤區。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專業人員也舉例進行更正。
誤區一:金屬物品更容易被雷擊壞
有人認為,金屬物品容易遭雷擊,因此也容易被雷擊壞。實際上,一些容易招致雷擊的物品,比如金屬水管等,其導電性能良好,被雷擊中后電流疏散的相對較快,本身并不容易集聚電能。反而那些不容易導電的物體,比如水泥屋頂、墻面等,遭雷擊后更容易在局部產生高壓而炸開斷裂。因此,應做好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個人建房時要請防雷設施檢測部門指導設計防雷方案。
誤區二:在屋頂裝避雷針就能避雷
有人認為在屋頂安裝避雷針就能有效避雷,其實不然。避雷針只是建筑物外部防雷的一部分,室內的防雷措施同樣重要。應做好室內電路、電器、電子設備的防雷。建議定期檢查家用電器所使用的接地線是否完好,要使用具有防雷功能的插座,電氣設備與建筑物外墻及柱子要保持一定距離。
誤區三:矮樓肯定比高樓安全
有人認為,高樓容易成為雷擊目標,矮樓肯定比高樓更安全,這也不科學。如果矮樓與高樓臨近,遭雷擊的可能性非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大大增加。建議完善高樓周邊矮樓的防雷設施,降低矮樓遭受雷擊的風險。
承擔著防雷減災任務的市氣象局,每年都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可能遭受雷擊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進行檢測工作。市民還可向市防雷中心(電話2715650),咨詢防雷減災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