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26 Click:718
殺蟲燈能在哪些農作物上使用呢?效果怎么樣
我市糧油生產模式以“小麥-玉米”一年兩作和“小麥-玉米-花生”兩年三作為主,全市害蟲發生高峰期在5-10月份,為害作物以玉米、花生為主。其中,為害花生大田生產的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及蚜蟲、棉鈴蟲等;為害玉米大田生產的主要有粘蟲、玉米螟、棉鈴蟲、地老虎、蚜蟲、薊馬等。
花生是我市種植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來全市種植面積170萬畝左右,總產45萬噸,蟲害每年均不同程度發生,造成產量損失,一般受害減產10%~20%,嚴重者50%~80% ,甚至絕收。玉米也是我市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300萬畝左右,總產145萬噸。因蟲害減少的產量一般為10%~20%,粘蟲大發生時,灰飛虱傳播的玉米粗縮病大流行時,均可導致大面積減產甚至絕產。
實際生產中,有些地塊距離果園較近,受益于周邊安裝的殺蟲燈,蟲害造成的損失明顯較輕。在花生田、玉米田中安裝殺蟲燈,有利于我市無公害糧油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農業優質、高效、健康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利用殺蟲燈滅蟲,可有效降低害蟲危害,提高單產, 1明顯增加效益。按每年減少產量損失10%計,全市花生產量可提升5萬噸,每年增加經濟效益2.5億元(花生價格按5元/公斤計算)。玉米產量可提升14.5萬噸,經濟效益增加2.9億元(玉米價格按2元/公斤計算)。
二、是利用殺蟲燈滅蟲,可大大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全市每年用于購買農藥的成本很大,花生田每年防治地下、地上害蟲的費用約5000-7000萬元(按30-40元/畝算,不包括人工費),玉米田每年防治害蟲3次,農藥成本6000-9000萬元(按20-30元/畝算),而安裝殺蟲燈,程序簡易,工作量小,一次投資,多年受益,可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三、是利用殺蟲燈滅蟲,可促進糧油生產的無公害化進程,農產品質量有保證。由于我市糧油生產規模化程度低,農戶分散經營,病蟲統防統治水平低,農藥使用不規范,使用量、使用時機不恰當,使得糧油安全生產面臨嚴峻局面,大田中農藥殘留嚴重,有些出口產品因為農殘超標被退回、被召回。殺蟲燈的大面積應用,可從根源上解決這個難題,從源頭杜絕農殘超標問題。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我國一貫堅持的植保方針,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必然趨勢,在害蟲防治上,單純依靠化學農藥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反還引起越來越多的負面效應:化學農藥嚴重污染環境,造成人畜中 2毒。農藥殘留有益生物被殺害,自然控制作用降低,次要害蟲逐年上升,抗藥性致使害蟲猖獗,防治成本加大,農業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等。因此選擇高效,快捷、安全的防治方式和產品,已成為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課題,頻振式殺蟲燈主要利用害蟲對光、波、性、色和趨性,將光波設定在特定范圍內,做到近距離用光,遠距離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誘成蟲上燈,通過高壓電網將害蟲擊落接蟲袋,從而達到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壓縮蟲口基數的目的。大規模應用殺蟲燈能有效控制害蟲數量,在殺滅害蟲的同時不會造成化學農藥污染,從根本上實現糧油無公害化生產。實踐證明,應用佳多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是一種較為理想、經濟、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的物理防蟲方法,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值得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