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筑的舊材料處理方式一般是堆積、埋入、再利用。建筑老材料對環境的污染形式多,程度嚴重。發酵和雨水的溶解、清洗、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泡引起的污水污染在溫度、水分等作用下產生有毒氣體的建筑老材料粉塵直接污染空氣等。建筑舊材料再利用的局限性及其技術復雜性直接導致建筑舊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低。城市高速公路采用建筑舊材料再利用的路基填充技術簡單,質量控制明確,可以解決大量建筑拆起的建筑廢棄物處理問題[1-2]。
1工程概況
海S7道ii-2標準為S7高速公路跨越G1503的交流式立交,S7道路起止樁號為K6+600~K8+350,全長1.75km,G1503改建道路為東西方向,起止樁號為K190+146~K192+275,全長2.13km。工程內容包括高架橋、地面道路、地面橋、G1503道路擴展和本標段規劃紅線范圍內的河道工程。一般路基填充材料采用建筑再生材料,為了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填充路基和零填充和挖掘路基必須保證高度在1.2m以上。路基填充高度未達到最小設計要求時,應采用挖掘方填充施工技術保證處理厚度。建筑再生料應分層填筑壓實,每層建筑再生料的壓實厚度應不大于20cm,路基均采用重型擊實標準(圖1)。
2路基填充工程的難點和特點
建筑再生材料,選擇優良的建筑舊材料回收利用,確保泥含量≤5%,不含草根、木材、鋼筋等垃圾,填充時進行破碎工程。本工程區域內現場、住宅基礎、民居多,拆除產生的建筑舊材料量大,質量好,可直接利用于建設工程。建筑舊材料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土、石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降低了建筑投資費用。針對建筑再生料這類填料,在施工過程中將面臨以下主要難題:1)尚未有完全相符的規范及條例,來確定其施工工藝及過程質量控制項目。2)過往施工案例較少,施工經驗缺乏。3)路基填方量大,約達180000m3。
路基填充施工對路基填充材料、相應施工技術、試驗檢查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據現有規范、業主和設計要求,建筑再生材料填充路基制定系統施工方案:1)清表40cm(厚度)作業后,路基填充采用建筑再生材料分層填充到水泥穩定碎石基礎的高度,每層填充厚度在25cm以下,用壓力機壓迫穩定密實,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鋪設防水土工合成材料2)素土邊緣應根據建筑再生材料的各層填充厚度分層填充,土帶寬度在1.5m以上。3)采用道路工程原土標準實施試驗、路基反彈模量試驗等方法控制路基工程質量。
3建筑再生材料的原材料生產
將建筑物的舊材料從施工通道運往碎石現場,碎石現場面積約為1000m2,原材料破碎、篩分后,用傳送帶將細材料、粗材料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堆積區域(圖2)。
3.1碎石機介紹
建筑再生材料采用專業重錘式碎石機(圖3),碎石機選擇規格1200×1200型,設備尺寸3m×10m,最大動力132kW,滿足50~60m3/h建筑舊材料的處理能力,碎石機最大粒徑大小可根據需要調節。
3.2振動篩介紹
振動篩主要由篩箱、振動馬達、減振系統、底架、傳輸帶等構成。振動篩的工作原理是,篩箱通過兩臺相同的振動馬達向相反的方向同步旋轉,使支撐在減振器上的篩機整體直線振動,材料從供給側落入篩箱后,迅速前進、松動、透過篩,完成篩分作業,用傳送帶送到指定的堆積場。
4路基填充施工技術
4.1清表施工
清表前首先進行導線、中線和高度的再測量和布局,標明其輪廓,同時確定挖掘邊線和坡腳線。先挖出厚40cm的地表耕土,去除綠化的根莖、樹根等垃圾,平整原來的地面,形成向外側2%坡度的斷面,用壓力機壓實(圖4)。考慮到土基排水的需要,在填充線的外側設置縱向排水槽(圖5)。
4.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1)清除施工范圍內各種影響施工的障礙物,保證土工合成材料鋪設施工。2)檢查基礎和下承層,保證其寬度、坡度、平坦度。3)所有原材料送檢合格后可使用。4)鋪設時,將強度高的方向垂直于堤防軸線的方向,從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端部先鋪設,中間后鋪設,端部精心鋪設,錨固。鋪設時應適度緊張,無緊張或皺紋現象,保證連續性、完整性。施工中不要過度拉伸土工合成材料,以免因受力超過強度和變形極限而破壞、撕裂或局部破裂。5)土工合成材料之間連接牢固,連接處的強度不低于材料設計的拉伸強度。鋪設時,土工合成材料的重疊寬度在50cm以上,保證重疊寬度和整體性。6)鋪設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土工合成材料鋪設后應立即填充填充材料,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一般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
4.3建筑再生材料攤位
自卸汽車運輸到現場,挖掘機攤位平整,按道路設計要求形成2%的單向橫坡。建筑再生材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10cm。材料粒徑在材料來源壓碎,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后,可用于路基填充。分層填充,松散厚度按25cm控制(最終壓實厚度≤20cm)。攤鋪時,粗細粒子應均勻分布,以免粗粒子集中堆積。石頭含量多的情況下,其間隙必須用石充。路基填充時,外側1m范圍內用較細的材料填充,禁止大集中在斜坡上。
4.4分層碾壓
碾壓機械采用26t(振動頻率33Hz)自行式光輪壓力機。填料的碾壓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圍內。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及時測量和調整。碾壓時,前后兩次輪跡重疊30cm以上,均勻。對于壓路機無法壓實的場所(如鄰近橋臺等),使用小型夯實機進行壓實。每個碾壓過程前后都進行中、邊樁放樣和高度測量,計算松散的鋪裝系數。碾壓過程:光輪壓力機靜壓1次,行駛速度控制為2.5km/h的光輪壓力機弱振動1次,行駛速度控制為2.8km/h的光輪壓力機強振動2次,行駛速度控制為3.3、3.5km/h的光輪壓力機靜壓1次,行駛速度控制為3.2km/h每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或增加滾動次數,應根據頂層路基回彈模量測試及時調整滾動順序、滾動次數或壓力機的行駛速度。經試驗段施工驗證,符合設計要求時,由于壓輪痕深度為3mm左右,各層壓實現場實際控制壓路機輪痕深度為≤5mm,壓實次數和輪痕深度雙重控制,壓實度滿足要求。
4.5工序檢測和沉降觀測
4.5.1工序檢測按規范、設計等要求,以碎石路基為基礎,以每200m道路工程為檢測批進行質量控制。回彈模量試驗結果為39.2MPa,大于設計要求的35.0MPa,符合要求。
4.5.2沉降觀測沉降板必須埋設在中央隔離帶和土路肩膀的范圍內。鋪設路面結構時,中間帶的沉降觀測點必須完全保存,以備后期進一步觀測的必要性。土路肩部沉降觀測點在設置擋土墻部分拔出。深層沉降板在耕土清除壓實后回填2層填充材料,局部挖掘埋設,確保深層沉降板埋設牢固的淺層沉降板在路基填土結束后埋設(圖6)。試驗段路基填充后,沉降趨于穩定,約1個月后幾乎沒有明顯沉降(圖7),驗證了路基填充施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竣工后,保留部分深層沉降板,繼續進行工后沉降觀測,跟蹤觀察道路使用情況,為工程養護積累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
5結語
建筑再生材料路基填充施工技術將拆除的建筑舊材料再加工利用,為城市環境保護管理解決問題,為廢材再利用提供處理方法。工程實踐證明,建筑舊材料的再利用技術可以降低土、石等自然資源的消耗,同時也相應降低了工程成本。上海S7公路新建工程Ⅱ-2標的一般路基結構全部采用建筑舊料再生利用技術,經過檢驗和檢測,施工工藝質量符合設計及現行驗收規范要求,證明施工技術方法是可行的,可為市政道路或公路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
RC-5閥門電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
16mm中空纖維水泥外墻板
日吉華神島板 中鐵裝配裝飾板 品牌增強型裝飾性板 水泥纖維外墻掛板
日本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AT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板 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防火冰火板 木飾面木紋冰火板防火板潔凈板護墻板
木絲水泥板 纖維水泥板 高強度水泥板 進口板
綠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墻 商場裝修用板 提供質檢報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編織袋,亮白半透編織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紙袋,紙塑袋,PP復合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編織袋,珠光膜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裝口編織袋,方底閥口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